(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4日下午,“言起语落·杜元绢画小品展”在兰州市城隍庙开展。展出为期三天(6月24日至26日)。
绢画,简而言之,就是在丝绢上作的画。详细一点,就是画师在质地优异的丝绢或锦上,通过巧妙构思、精心绘制装裱而成的一种画。绢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形式,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颇具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杜元所作的绢画既传统又现代,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笔下风物具典型的西北气质,纵观画坛鲜有如此鲜明的独具个性的自由表达,不拘于物、不泥于象!所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真切的茫然
王兵
杜元的山水是我自顾喜欢的,对水墨我没有成见,因为不懂,所以只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区别优劣。
杜元的画很真,真如他的做人做事。他的画得意于其精神意识的自觉,在脱去水墨传统层层束缚后我们会发现,山水画延宕至今,似已失去其原有的和谐与完整。现时代清醒的画者需要通过设限自己的表现手法以通今古,并以此强化个人的风格要素,为绘画注入一股更为直接的个性的感化力量。而这将意味着置自身于密实的古人画风的帷幕之外,驱由心灵的跅弢不羁,去寻觅一处可以属于自己的生息之地。这是否就是我们大多数人认定的自由呢?但自由不仅是处境的认定,自由仍须以行动的支持作为思维的张力。
杜元的画中所呈现的斑斑迹迹已然是他心目中稍纵即逝的灵感残余了。绘画游荡于意识的边际,本能便会发挥隐晦的作用。但传统水墨的精华仍留在他的笔端,他的道路的呈现却是渐行渐远。
杜元的努力和坚持在于他对现实状况的揣度,面对空虚浮华的盛世,大概每个有心的画者都会保持一种真切的茫然。在杜元的作品中,这种情绪居然成就了绘画的气质,而其作品的语境则更倾向于陈述他内心寂寞的情形。在他的描述中,所有的起始,游移或是停顿,仿佛都是在构成局部的抽象根据,只有连贯地观其抽象的延展和伸张,我们才能看出他完成的其实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谷景象。
杜元曾于三十年前赠与我一幅作品,那是一处寂静而荒凉的山地,山地上生长着顽强的树。这幅画的提示或类似的苦境大抵是我们这样的人必须要经历的,无论俗世怎地隐瞒,我却视之为人间真相。希望元兄继续孤立的苦旅,我将在远处为兄振臂:你我同道。(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