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解决这三个核心问题。
(资料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通过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近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体医融合 健康运动”,目的是通过体育界和医疗卫生界的合作,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统计显示,从国民整体健康状况看,我国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仍有待提升。从主动健康能力看,多数居民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还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如何进行科学锻炼。大量特殊健康问题群体,尤其是我国3.3亿心血管病患者、1.14亿糖尿病患者,以及将近7000万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等慢病人群,普遍缺乏个性化的运动指导等问题突显。
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郭建军:比如老年人,一些特殊人群,像残疾人,还有一些慢病人群,他们更需要科学运动,因为他更容易受伤,也更需要用运动来当作治疗手段,甚至康复手段。我们原来的全民健康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动起来,但现在还更需要精准运动,安全运动,而且还要更加有针对性,有效运动。
体医融合解决了体育和医疗双方无法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 运动的安全性、运动的有效性、运动的可持续性。满足个体健康的需求,让运动既产生健康的效果又带来美好的体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 何明:为了进一步推动科学运动的发展,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搭建了体医工融合高精尖创新中心和科学训练与主动健康研究中心。比如说我们在体医工高精尖平台当中有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中心,对运动损伤的机理和怎么样预防,提供一些科学的机理方面支撑。
科学运动可以预防哪些慢性疾病?
慢性病可防可治,而科学运动是最好的防治方法。首届体育运动与健康大会开设了关节健康与体育运动、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等11个专题分会场。专家们分享了多个领域中运动与健康的相关研究成果。
调查显示,我国22.3%的成人居民身体活动不足,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仍不足40%,其中成人经常锻炼率不足20%。而研究发现,身体活动对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十分重要,可有效改善成人睡眠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的发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对于慢性病的预防来讲,它讲究整个身体的抵抗力。比如说心血管病,心血管的系统,要维持它正常的功能,那是需要适当的运动来主动维持和推动这个心血管系统能够发挥它正常的功能。反过来讲,假如说身体不活动的话,整个的机能就减退了,他心脏的跳动就不会那么有力,所以身体不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一项对195个国家的调查研究发现,腰痛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劳动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并且是其中126个国家劳动力致残的首要原因。专家介绍,非特异性腰痛以及脊柱退行性疾病、肌肉软组织慢性疾病均与姿势不良、久坐、腰部肌肉薄弱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因此,良好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预防腰痛疾病的发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田伟:腰痛发生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一类是本身有疾病了,这个得需要相关专业的医生去检查。比较多见的都是腰椎的一些力量的不平衡,肌肉是最耗能的一个组织,把它尽量地关闭,一定会节省能量。所以人就会产生一种什么反馈呢?用最少的肌肉保持你现有的状态。剩下的肌肉就把它自动关闭掉了,它不受人的意志转移的。所以我们说的你不运动,人就变弱了,就没力量了,就是这个原因,我们管它叫肌肉休眠,它会休眠多少,整天就不动,那就休眠得更多了。所以我们说的肌肉锻炼,首先你要加大一定的力量锻炼,把这些肌肉唤醒起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保健措施。